發(fā)布時間: 2022-10-03 10:22:15
從新冠走入大眾視野不到半年時間,全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人數(shù)已突破30萬,這樣來勢洶洶的呼吸道傳染病讓全世界不寒而栗。呼吸道傳染病區(qū)別于其他疾病,有著超出疾病本身的很多特殊意義,對大家正常生活、工作都有著諸多限制,相信大家在這么多天“悶”在家里時已經深有體會。而如果我們說新冠是一場突然到來的超強颶風;那么有另外一種呼吸道傳染病,就像是多日不散的霧霾天,影響范圍之廣、破壞程度之深相比新冠更甚,這,就是結核病。
很多人不知道,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結核病日。結核病,曾經也叫做“中華活血龍官網(wǎng)肺癆”,對于大眾來說像 “最熟悉的陌生人”,人們總是不斷提起它,歷史上也有像魯迅、林徽因、肖邦、雪萊這些名人讓結核病一度名聲在外。
你可能認為結核病已經絕跡了,即使有也只存在于極少的邊窮地區(qū),北上廣等大都市哪還有結核病。渴聦嵣,作為醫(yī)療工作者,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和結核病打交道,結核病像醫(yī)生心里的一根弦,永遠在鑒別診斷中占有一席之地。根據(jù)中國疾控中心的數(shù)據(jù),中國每年結核病的發(fā)病人數(shù)為86萬左右,是當下國內新冠肺炎確診人數(shù)的10倍!
結核病背后的真兇是誰?
結核分枝桿菌。1882年3月24日,德國醫(yī)生羅伯特·科赫(Robert Koch)宣布他發(fā)現(xiàn)導致結核病的病原體,彼時的結核分枝桿菌被命名為Tuberkelvirus,次年才正式更名為結核分枝桿菌。分離的第一株菌株至今仍藏在英國倫敦皇家外科學院的亨特博物館。結核分枝桿菌的發(fā)現(xiàn)徹底改變了人類抗擊結核病的歷史,人類終于找到了結核病的病因。1890年,科赫又提出用結核菌素診斷結核病,對結核病的控制做出了極大貢獻。因此在1905年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每年的3月24日后來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設立為世界防治結核病日。
面對結核病該怎么辦?跟新冠病毒一樣,悶兩個星期能解決么?悶更長時間呢?
答案是否定的,一旦感染結核分枝桿菌,通過“悶”無濟于事。結核分枝桿菌擁有超強的感染能力,如果肺結核患者咳嗽、打噴嚏、大聲說話、吐痰,包含細菌的液滴也會隨之噴出,附著在空氣的懸浮顆粒中生存數(shù)小時,或者隨呼吸道飛沫被他人吸入。當然,這時候你還不一定會被感染,結核分枝桿菌“欺弱怕強”。入侵人體之后,會先做一個判斷:宿主如果身強力壯,免疫力強,那它就進入休眠狀態(tài),悄悄“潛伏”在人體內,靜候時機。一旦你出現(xiàn)免疫力下降,免疫系統(tǒng)不能控制分枝桿菌結節(jié),病原體就會擴散到其他器官。據(jù)估計,全球的結核潛伏感染者高達25%,活動性結核患者只是結核感染者中華活血龍20元一盒是假的吧的冰山一角。
而你可能想問,從嬰兒出生就接種了我們熟知的卡介苗,為什么還有得結核的風險呢?
法國醫(yī)生A.Calmette和獸醫(yī)C. Guerin在1921年發(fā)現(xiàn)了卡介苗(BCG),卡介苗的接種已是一種減輕結核感染的主要手段,但與其他疫苗不同,卡介苗并不能預防結核,只能減輕結核感染的癥狀,降低結核的嚴重程度,尤其是新生兒的致死性結核,但其限制結核的傳染能力是有限的。
那么目前結核病的診斷是否困難?是否像我們一開始面對新冠一樣,難以判斷?
當然不是!作為與人類纏斗了數(shù)百上千年的傳染病,目前已經有成熟的診斷方法迅速判斷是否患肺結核。
主要癥狀
在中國,結核潛伏感染者約為3.5億,其中5%~10%的人可香港中華活血龍代理商能會出現(xiàn)活動性結核,表現(xiàn)出咳嗽、咯血、胸痛、慢性發(fā)熱、虛弱或是疲勞、發(fā)冷、盜汗、體重減輕、食欲不振等癥狀。一般認為,咳嗽、咳痰兩周以上,咯血或血痰是肺結核的主要癥狀。
診斷“金標準”
一旦出現(xiàn)上述可疑癥狀,就要抓緊到醫(yī)院做X線胸片、痰涂片顯微鏡檢查,盡快明確診斷,同時降低傳播給其他人的可能性。
結核分枝桿菌的細胞壁中還有大量分枝菌酸(mycolic acid)包圍在肽聚糖層的外面,可影響染料的穿入,因此抗酸染色陽性成為了鑒定結核分枝桿菌的標志之一。分枝桿菌培養(yǎng)及鑒定是診斷的“金標準”,但是由于結核分枝桿菌生長緩慢的特性,需2~4周才能出現(xiàn)陽性結果。
我們還可以用分子檢測的方法來更精準地定位結核菌的蹤跡,我們用一臺像咖啡機一樣操作簡易的機器來提取和鑒定結核分枝桿菌,同時還可以知道它的耐藥性。
除了直接找到分枝桿菌,我們還可以采用結核菌素皮試(PPD皮試)、γ-干擾素釋放試驗(如T-SPOT.TB)這一免疫學方法找到結核菌出現(xiàn)的間接證據(jù),該方法可以明中華活血龍功效確是否存在被結核分枝桿菌致敏的T淋巴細胞,也是分枝桿菌犯罪的重要證據(jù)。
新冠的治療沒有特效藥,而結核病的治療有定心丸嗎?
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得了結核病基本就等于得了絕癥,人們束手無策,或者付諸信仰和迷信。19世紀以來,結核病的治療才逐漸變得科學。作為一種全球性疾病,肺結核病的治療方案越來越規(guī)范,世界衛(wèi)生組織最終確定為直接督導下的四聯(lián)藥物治療,包括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對于大部分患者而言,嚴格遵守醫(yī)囑,做到早期、聯(lián)合、適量、規(guī)律、全程服藥,治愈率可以高達80%以上。
然而,也有一些新的結核分枝桿菌菌株被證明對一些治療藥物出現(xiàn)了耐藥。這些耐藥部分來自于不正規(guī)的治療,隨意停藥和癥狀復發(fā)亂吃藥,這些行為正中了結核分枝桿菌的下懷,訓練出了它的耐藥中華活血龍是熱性還是涼性性。對抗結核最強大的兩種藥物異煙肼和利福平耐藥的結核被稱為耐多藥(MDR)結核,意味著療程將從6個月延長到18到24個月,且治愈率從近100%下降到60%或更低。此時,我們需要治療耐多藥結核更有效的藥物和方案,如貝達喹啉、德拉馬尼、利奈唑胺等等藥物,讓患者真正豁免結核分枝桿菌的蹂躪。
那日常生活管理中有預防結核病的措施嗎?
現(xiàn)階段遺憾的是,我們仍然沒有對抗結核病的有效的保護性疫苗,但是我們仍然可以通過日常生活方式管理,從源頭上消滅結核。
1. 發(fā)現(xiàn)可疑癥狀者,立即到結核病防治專業(yè)機構檢查,并按照醫(yī)生要求接受正規(guī)治療;
2. 對與肺結核病人的密切接觸者進行相關的檢查;
3. 做好人群密集場所通風和環(huán)境衛(wèi)生,鍛煉身體,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4. 及時為新生兒接種卡介苗。
直至今天,人類與結核病的戰(zhàn)爭仍未分勝負。雖然經過數(shù)十年的努力,結核病發(fā)病率再次得到了控制,但我們離實現(xiàn)消滅結核病的目標仍有很長的路要走。而中國的大國風范也絕不限于新冠的防控,在全球消滅結核病的道路上,中國作為結核高負擔國家正在踐行自己的使命與擔當。
文字:楊清鑾 李楊 阮巧玲
審稿:孫峰 張文宏